苹果着色度是苹果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,根据国内群体的消费习惯,消费者对着色度好的果实比较偏爱,售价高,销路好,竞争力强。但是,近年来苹果摘袋后发黄不上色的情况时有发生,有的虽然着色但不能全红,严重影响苹果的品质和商品率,降低经济效益。为什么摘袋后不上色了 ?
1、硼砂使用过量或含硼过高的叶面肥喷得过多,都会引起果实发黄不上色 硼砂春天施用,每棵树不能超过150克,应用100克左右为宜,超量施用,将会引起苹果发黄不上色,而且一发黄就持续3年。目前,含硼的叶面肥很多,有些果农苹果生长期多次喷布单剂硼肥,结果导致果树吸硼过多,也出现果实发黄不上色现象。
2、环剥过重引起果实发黄不上色 环剥过重,地下根系吸收的营养不能上升,树上叶片吸收的营养不能回流,这样就容易导致苹果树势下降,果实由于营养贫乏,出现发黄现象。
3、持续高温影响果实上色“立秋”以后,如果连续出现10多天35℃左右的高温,袋内温度达到50℃会影响促进着色物质花青苷的形成,从而出现果实发黄不上色的现象。
4、摘袋时间过晚,也会引起果实发黄不上色 中熟品种,如嘎啦、珊夏等,如果与红富士苹果同时摘袋,会出现不上色现象。嘎啦苹果摘袋较早,一般在9月以前,若晚摘6~7天,果实发黄不上色。红富士苹果在10月初摘袋较合适,超过10天以上延迟到10月中旬摘袋,果实会出现发黄不上色现象。遇霜,也会出现不上色现象。
5、果实采收期,白天、晚上温差小以及气候干燥也会引起果实发黄不上色 昼夜温差小,不利果实上色。摘袋后天气干旱,许多果园没有及时浇水,结果导致苹果不上色。
6、氮肥施用过量套袋苹果不上色 尤其7、8月份过多追施氮肥,会出现摘袋后果实泛绿不上色现象。
7、烂根也会引起果实发黄不上色 近几年由于大量施用无机化肥,导致土壤酸化严重,根系发生中毒,营养难以吸收,同时,由于化肥施用技术不过关,出现烧根等肥害,这两种现象都会引起果实发黄不上色。
8、钾肥和磷肥施用过量也会引起果实发黄不上色 这几年许多专家讲课都指出果园缺钾现象严重,于是果农就大量施用钾肥,连年过多施用钾肥,也会出现果实发黄不上色现象。另外,磷和钾有拮抗作用,施二铵量大的果园易出现果面不光洁、发黄、着色缓慢现象。
9、摘袋后大水漫灌也会加重果实发黄不上色 我们提倡摘袋前浇水,不提倡摘袋后浇大水,如果过度干旱,可浇小水。另外,据调查发现,套袋前、套袋后喷布“退菌特”过多,套塑膜袋、套袋前喷青霉素等,也会引起套袋苹果发黄不上色现象。因此希望广大果农科学管理果园,这样才会避免果实发黄影响经济效益等问题的出现。
10、套劣质袋 透气性差的果袋,也容易引起套袋苹果发生日灼、发黄不上色现象。
二、摘袋后如何有效促进苹果着色呢? 建议广大果农应抓好以下几点工作:
1、秋剪:目的是增加光照,提高树冠的透光率,促进果实着色。主要是疏除徒长枝、竞争枝、直立枝,树冠下部分裙枝和长果枝,使每个枝的叶片和果实都均匀着光,也可采用立支柱或吊枝拉开空当,增加光照,保证果实着色。
2、摘叶:目的主要是为了摘除影响果实受光的叶片。摘叶可分步骤进行。第1次在脱袋的同时,摘除紧靠果实的莲座叶;脱袋结束后再摘除果实附近5~10厘米范围内的叶片。摘叶应在上午9点以后进行。选择阴天或晴天的傍晚除袋,避开中午,以防日灼。先将果实周围15~20厘米范围内的遮光和贴果的叶片剪除,过5~6天后,再摘除果实周围的挡光叶、小叶、薄叶、黄叶、老叶,然后再摘除秋梢叶和中上枝上影响透光的部分叶片,尽量保留功能叶,以免影响光合效率。摘叶时,先摘除树冠中、下部和内膛,后摘树冠上部外围。总之,摘叶必须保留叶柄,摘叶数量不应超过全树的20%~30%。如果人工价高,此项工作可以少做。
3、转果:目的是使果实的阴面也能获得阳光的直射而使果面全面着色。转果是在除袋后5~8天内,果实阳面着色达70%左右时进行为好。转果是把果实旋转90°~180°,使果实阴阳面交换位置,以保证原阴面也着好色。轻轻转动果实,使其背阴面转至阳面,不要用力过猛,以免扭落果实,转果时分2~3次进行为好,对因转果后无法固定的果实,用透明窄胶带固定在附近的树枝上。注意:转果应顺一个方向进行,避免拧掉果柄。
4、水分调控果:近成熟期,应控制灌水量,如确实干旱,可进行喷灌、渗灌,既能避免裂果,又能增加果实着色。
5、铺银色反光膜:在果实着色期,树盘铺银色反光膜可改善树冠内膛和下部光照状况,使树冠下部的果实,尤其萼洼及周围充分着色,真正达到全红果,同时提高果实含糖量;反光膜铺于树冠下,行间留出作业道,边缘固定,每667平方米园用膜400~500平方米,果实采收前1~2天将反光膜收起洗净晾干,第二年可继续使用。铺设的范围以树冠的垂直投影为限。6、病虫害防治:除袋后为防治果实内潜伏病菌引发的轮纹烂果病,需喷一次甲基托布津、喷克等内吸杀菌剂,同时喷1次至2次300倍的磷酸二氢钾以促进着色。